今天是:
文博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其他>文博知识

浅谈古代钱币中的磨边、凿边现象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铜币一直充当着流通货币的角色。自秦统一货币铸造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起,圆形方孔钱始终贯穿于中国的整个历史,直到民国才退出了流通领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各朝各代的铜钱遗留至今数不胜数。笔者近年在整理历代钱币的时候,常常发现其中有一部分铜钱品相有异于普通钱币,有的外廓出现部分磨边现象,有的外廓出现凿边现象。通过实物观察和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磨边、凿边现象在历朝历代钱币中都有,磨边、凿边的原因,历朝历代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历朝钱币中的磨边、凿边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就其原因和目的做介绍。(图一)
  最早的磨边钱约出现于西汉“昭宣中兴”后。当时铜币的磨边程度相对较轻,往往以不损伤钱文为限度,只磨取外廓(如图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磨钱取铜,盗铸新钱。由于当时货币经济的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铤而走险,从已铸好的铜钱上面打主意,打磨钱币边缘取其铜屑,它的加工方法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铜钱的方孔,每次约百枚,两端固定,在砺(磨)石上打磨钱币的轮廓。经过打磨的钱币只磨取边廓一般磨不到钱文,从而磨边后仍能在市场中正常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物价昂贵,钱币铸造混乱,货币减重现象十分严重,磨边取铜的现象转变为更甚的凿边盗铜。有的西汉五銖钱常被凿成内外两枚使用,里面的部分称剪边钱,外面的部分称涎环钱。公私竞铸小钱,当时民间私铸钱往往无轮廓面文,最轻薄者每千钱厚不满三寸,甚至入水不沉,随手破碎。钱币质量低劣,几乎到了不可流通的地步。有些地方干脆放弃了钱币的流通,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现象。
隋唐时期,钱币磨边现象基本消失,但是偶有发现钱币的凿边现象(如图二、图三)。仔细观察实物,发现钱币边缘是用铁、钢等尖鋭硬物凿留下规则的锯齿凿痕。其主要目的是装饰或祈福。因为隋唐时期结束了社会动荡,四分五裂的格局,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隋五铢及唐代开元通宝整齐划一,力矫前代数百年货币流通中薄劣小钱充斥的积习,铸币体制由“铢两钱制”向“通宝钱制”转变,货币符号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社会心理对铜铸币本身重量的关注己有所削弱,大规模损钱取铜存在的社会土壤渐趋消失。钱币上出现的凿边现象,主要是为了装饰或祈福。但另有一些并无美感可言的损钱情况,不排除取铜谋利的可能性。
  到了宋代,钱币中出现的主要是凿边现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盗铜。由于当时商品政策的推行、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铜钱的外流及民间存在的销钱铸器现象,使得对铜钱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又由于宋政府的软弱,每年要向辽、西夏、金等供奉“岁币”,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铜钱,即使北宋政府每年都铸造大量的铜钱推向社会,但社会上却仍频频出现“钱荒”现象。所以在四川、陕西及河东等地区,普遍推行使用铁钱以取代铜钱,出现了“铁钱区”。由于铜价的高昂,私铸铜钱利益的诱惑,因而民间私铸钱币的现象又空前地发展兴盛起来。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获取铸币所用的铜材,人们采用了从铜钱上取铜的老办法,在不影响铜钱正常流通使用的情况下有的磨边(如图四),有的凿边(如图五),达到盗铜的目的。另外还有一些凿边钱(如图六)其主要目的是装饰所用,因为在钱体上又凿有四个小孔起到传绳佩戴的作用。
  明清时期钱币的凿边、磨边现象非常普遍,最主要的目的是人们用来辟邪、祈福所用。明清时期,由于道教根深蒂固,吉祥文化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人们便佩戴含有宗教色彩的花钱辟邪祈福或用易得的流通钱币凿边(如图七)代替。还有一些凿边钱是用来装饰物品(如图八)和佩戴所用。人们习惯将边缘凿花的钱币装饰在箱柜的锁栓下面。
笔者所在博物馆里有一件清代的维吾尔手鼓内边就镶嵌着凿花边缘的钱币。
  当然,在目前发现的凿边、磨边钱币中,不排除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当朝的人加工前朝的钱币,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装饰、辟邪。因为前朝的钱币已经不能在当朝使用,一般直接熔铜铸新钱,留下的钱币有的磨边呈规则的多边形,有的凿边呈齿轮状,目的是为了祈福、装饰、辟邪。其二、磨边、凿边纯属为了好看,把玩。一般将钱币的边郭磨成规则的多边形,有的将边缘凿成很好看的花纹。
  概而言之,中国古代钱币中出现磨边、凿边现象的目的有三点:第一、取其铜屑,盗铸新钱;第二、装饰佩戴之用;第三、辟邪祈福之用。磨边、凿边钱的出现为形形色色的钱币文化增添了浓厚一笔,对它们进一步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古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